返回列表來源:admin 發(fā)布日期:2024-03-18 | 瀏覽次數(shù):12667
3月17日,第47期讀書交流會如期開展,本期閱讀《五百年來王陽明》的員工們乘車來到了位于鶴壁市浚縣大伾山風景區(qū)的陽明書院,共同完成了一場沉浸式心學之旅。
作為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山峰,大伾山雖海拔只有135米,但歷史上有數(shù)十位帝王將相和名人大家親臨大伾山,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(yōu)美詩篇。這其中便有明代杰出的思想家、文學家、軍事家、教育家王陽明。王陽明滯留??h期間,曾在此講學,后人遂稱此處為陽明書院。
山中歷代摩崖題刻460余處,漢唐古柏400余株,匯集儒家、佛家、道家三家文化為一處,厚重歷史感撲面而來,濃郁的文化氣息便將人包圍其中。香煙裊裊,燭火通明,前來上香祈福的游客絡(luò)繹不絕。山中各處寺院道觀歷經(jīng)著千百年的奉養(yǎng)朝拜,承載著古今百姓們質(zhì)樸虔誠的美好寄托。
行走在此,每個人心中懷揣著對歷史文化的虔誠與敬畏,深深沉浸在這草木山石之中,古跡重游,也許大家經(jīng)過的某處,就是王陽明曾經(jīng)駐足思考的地方。
曉披煙霧入青巒,山寺疏鐘萬木寒。
千古河流成沃野,幾年沙勢自風湍。
水穿石甲龍鱗動,日繞峰頭佛頂寬。
宮闕五云天北極,高秋更上九霄看。
——登大伾山詩 明·王守仁
踏過石階,經(jīng)過松柏,穿過曲徑通幽的小路,“知行合一”的四個大字映入眼簾,陽明書院就坐落于這春山碧草之中,來到傳習堂內(nèi),導游為大家講解了王陽明的生平故事,從年幼時的不尋常,到青年時期的一心做圣賢,到入仕后遭宦官迫害,貶庶龍場悟道,再到南贛剿匪,平定寧王和廣西叛亂……王陽明的經(jīng)歷令大家十分動容。
參觀部分結(jié)束后,全體人員就地開展了讀書交流會,大家在書院石凳上就座,結(jié)合《五百年來王陽明》書中思想與觀后感悟進行戶外交流討論。優(yōu)秀讀書筆記獲得者侯佳佳暢談了對陽明心學的認知與理解,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堅持心即理、致良知,堅持做正確的事。
主持人結(jié)合書中內(nèi)容進行現(xiàn)場問答,大家紛紛舉手作答,重溫書中知識點,勇于表達觀點。
在經(jīng)典誦讀環(huán)節(jié),全體人員手捧書籍、起立齊聲誦讀書中經(jīng)典內(nèi)容。山中蒼翠秀,禪意清心靈,一聲聲誦讀聲縈繞在山間半空,更顯出文字的力量。這一刻仿佛時間流淌的速度也慢了下來,與清風、蒼柏、花草、小鳥一起共同聆聽書中的智慧。
總經(jīng)理就心即理、致良知、知行合一的觀點進行了概述,對今天的活動進行了總結(jié)。“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”王陽明自小以做圣人為己任,終其一生的時間尋找成為圣人的方法,他始終追隨著自己的內(nèi)心,做正確的事,所以才會在其臨死之時留下“此心光明,亦復何言”的遺言。我們凡夫俗子無法與王陽明相提并論,但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追隨自己的內(nèi)心,以良知為指引,在今后的工作中,生活中做善良的人,做正確的事。
上一個:寶舜科技與安陽工學院攜手設(shè)立“寶舜獎學金”下一個:鑫泰能源2023年危險廢物年報和2024年危險廢物管理計